急诊科

肺源性心脏病的防治

来源: 发布日期:2008-10-17 20:17:41 阅读:495


一、概述
 肺源性心脏病,简称为肺心病,是由肺组织,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及功能异常,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,肺动脉压力增高,使右心室扩大或肥厚,严重时可出现右心功能衰竭。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、喘证、痰证、饮证、水肿、心悸等范畴。
二、流行病学
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,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,东北、西北、华南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,农村高于城市,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,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高,男女无明显差异,冬春季节及气候骤然变化易出现急性发作。
三、病因:按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三类:
〈一〉 支气管肺疾病: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,约占80%—90%,其次为哮喘、支气管扩张、肺结核、尘肺、肺间质纤维化等。
〈二〉 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:如胸廓成形术,胸膜纤维化,类风湿性脊柱炎,广泛性胸膜粘连,胸廓及脊柱畸形等。
〈三〉 肺血管疾病: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炎症。
四、发病机理
〈一〉肺动脉高压的形成
1. 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因素;
2. 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因素;
3. 血溶量增多,血液粘稠度增加;
〈二〉心脏病变及心力动衰竭;
〈三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。
五、临床表现
〈一〉肺心功能代偿期:咳嗽,咯痰,气促,活动后心悸,呼吸困难。若急性感染则上述症状加重,可有胸痛或咯血。
〈二〉肺心功能失代偿期
  1呼吸衰竭:呼吸困难加重,夜间为甚。口唇明显发绀,球结膜充血水肿,头疼失眠,嗜睡,表情淡漠,神志恍惚,谵语等肺性脑病的表现。
  2 右心衰竭:气促,口唇发绀更加明显,心悸腹胀,双下肢水肿。
六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
  〈一〉X线检查:有肺气肿,肺部感染的特征,出现肺动脉高压征。
  〈二〉心电图检查:电轴右偏,肺型P波,重度顺钟向转位。
  〈三〉血液检查:红细胞、血红蛋白升高,全血、血浆黏度增加,白细胞总数,中性粒细胞增高,部分患者肝、肾功能异常,钠、氯、钙、镁低于正常。
七、诊断
〈一〉凡有慢性胸肺部疾病史;
〈二〉肺动脉高压征;
〈三〉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;
〈四〉心电图,X线胸片提示右心增大、肥厚;
〈五〉排除其他心脏病即可诊断。
八、鉴别诊断
   〈一〉冠心病:有心绞痛病史,出现左心衰竭,而无肺气肿体征;
   〈二〉风心病:有风湿病史,辨膜区可闻及器质性杂音;
   〈三〉心肌病:全心增大,无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。
九、中西医结合治疗
    近年来我科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经过反复的论证、研究、推敲、整理,总结出一套治疗肺心病的有效抢救治疗方法。经临床观察百余例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,明星优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的抢救治疗方法,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必经之路。
十、预防:主要是预防足以引起本病的支气管、肺及肺血管等疾病。
   〈一〉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宣传有效的戒烟药,提倡戒烟;
   〈二〉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,如呼吸道感染、各种过敏原、有害气体的吸入,粉尘作业等的防护工作和个人卫生宣教;
   〈三〉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宣教,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,增加抗病能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[FS:PAGE]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内科主任医师
蒲城县中医医院急诊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苏忠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急诊科主任 

2008年9月18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返回上一页

  • 高德地图
  • 百度地图
  • 取消